乐山市生态环境局
犍为开展生态环境知识青少年科普活动
发布日期:2022-05-31  来源:乐山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为开展好2022年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将环保知识带向青少年,让他们了解当地环保设施。近日,犍为生态环境局、犍为县教育局组织7所中小学的学生代表来到岷江航电犍为枢纽。

“欢迎各位来到岷江航电犍为枢纽现场!岷江航电犍为枢纽工程是国家和四川省委省政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可以看到,在岷江的河床上有个大坝,对上下游的水生态系统形成了分割,阻断原河道自然通道。在我们前面这条类似小河溪的就是岷江公司修建的仿生态鱼道,目的是修复河流,上下通鱼。”解说员姐姐耐心地向同学们介绍仿生鱼道。

岷江航电犍为枢纽工程仿生态鱼道全长1.85公里,宽4米,深2.5米,每格池室长4.8米,是西南首条、规模最大的仿生态鱼道。鱼道主要建筑物有进⼝闸、分流闸、观测室、挡洪闸、出⼝闸及鱼道补⽔设施等。仿生态鱼道采用宾格网石笼作为隔墙形成鱼池,并采用竖缝作为过鱼口。利用底坡加糙,尽可能逼真地模仿天然河流,在鱼类越过鱼道时不发生非生物性边界条件的改变,更容易通过。仿生态鱼道的建立,有效降低了航电工程对上下游岷江水生态系统形成的分割及原河道鱼类自然通道改变的影响,为岷江甚至长江鱼类上溯产卵提供了可靠通道,实现了鱼类洄游产卵。鱼道通水以后,全年均可过鱼,重点过鱼季节是4-9月。为便于在鱼道观察室对整个过鱼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测,整个鱼道设置了监控系统,水下还设有摄像机及诱鱼设施等。

    “这条“高仿鱼道不仅很逼真还很智能呢!”同学们不禁感叹。看完仿生态鱼道后,大家来到了鱼类增殖放流站,“为了达到生态修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岷江公司在修建仿生态鱼道的同时,还修建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犍为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袁邦旭介绍道。作为水生生态保护的补充措施,鱼类增殖放流站修建于业主营地的上游侧,位于岷江右岸,占地96.73亩。鱼类增殖放流站主要承担了达氏鲟、胭脂、薄鳅、白甲、中华倒刺等13种岷江珍有珍稀类的人工繁殖、培育和放流工作,总体放流规模130.1万尾/年,其中增殖站增殖放流100.1万尾,委托培养30.0万尾。2021年12月已向岷江投放达氏鲟、胭脂鱼、厚颌鲂等13类鱼类共计19.1万尾。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室内培育室。在这里,我们将完成增殖工艺的全流程,包括苗种生产和流放。”培育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室内培育室内陈列着大大小小的鱼桶,亲鱼的收集、驯养培育、催产、人工孵化、开口苗培育、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都是在这里完成。同学们仔细观察着这些可爱的小鱼,好奇心在他们的脸上显露无遗。

经过一系列参观学习后,同学们一路上惊喜连连,受益颇多。“现场参观讲解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学习,大大的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随行老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