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科学谋划美丽乐山蓝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按照《全国生态质量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2024年四川省生态质量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四川省乐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乐山站)于2024年7月启动乐山市生态质量样地地面监测工作,监测涵盖城乡、森林、农田、水体4个生态系统类型共14个样地。
事预则立,谋定而动。为做好2024年生态质量样地地面监测工作,乐山站根据省厅工作部署,制定《2024年乐山市生态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厅参加生态质量样地地面监测理论和实操培训,同时联合四川师范大学成立样地监测小组。
为业之要,质不可忽。为确保生态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真实和可追溯,乐山站生态质量样地地面监测将接受来自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质量控制。2024年8月22日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专家一行,深入山林、湿地、农田,从样地、样线选择规范、合理性和数据采集科学、准确性等方面对乐山市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昼出夜伏,业精于勤。“鸟类最佳观测时间是每日5:00-9:00、16:00-20:00,而蝶类则是在晴朗的中午,两栖类则是天黑后至凌晨”,四川师范大学付志玺教授介绍到。这就意味着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需要披星戴月连轴转,而2024年乐山生态质量样地地面监测点位由2023年的10个点增加到14个,监测内容在植物群落、鸟类、两栖类的基础上,增加了蝶类、哺乳类、蚯蚓的监测。尽管酷暑难耐,蚊虫袭扰,荆棘密布,装备沉重,跋山涉水的监测工作异常辛苦,监测人员仍然苦中作乐,戏称生态质量样地监测是“晨兴观鸟啼,日中捕蝶嬉,带月数蛙齐,山中辨草木,田中掘蚯蚓,日落缓归途”。
生态质量监测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领域,2022年,生态质量指数(EQI)首次被纳入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其中生物多样性是评价区域生态质量指数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生态质量样地中的植物群落、鸟类、哺乳类、蝶类、两栖类、蚯蚓等的长期、持续监测和记录,可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和变化趋势,以评价省、市、县生态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下一步,乐山站将继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渐形成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能力,强化样地监测数据分析利用,推动监测数据成果化,助力乐山生态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