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生态环境局
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4-12-27  来源:乐山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12月26日上午,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四川日报、四川新闻网、四川经济日报、乐山日报、乐山广播电视台、乐山新闻网等媒体单位参加。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


2024年绿色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由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德术发布)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印发《乐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出台各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方案,构建“1+N”政策体系。完成《乐山市“十四五”碳达峰综合方案》课题研究,形成《乐山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诊断报告》等研究成果。有序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申报,研究形成《乐山市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工作相关举措的报告》。

升重点产业“含绿量”。推动晶硅光伏等9条产业链建圈强链,晶硅光伏产业入选全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以乐山中国绿色硅谷为核心的“乐眉宜”晶硅光伏产业集群成功申报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海同同位素取得首张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正式投运。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8户,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规上工业企业全部上云,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69个,总投资27.4亿元。推进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全市民营企业争取“两重”“两新”项目12个。

做好节能审查资金争取。指导6个项目取得省级节能审查批复,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总计110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总投资159亿元。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市环资领域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项目11个,总投资13.71亿元,累计下达资金3.46亿元;2个项目获得中央、省预算内到位资金6050万元。争取到位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等中、省专项资金共计2.62亿元。

大力推进资源化利用。根据全市生活垃圾、餐厨、医废及建筑固废的产生量,匹配项目设计处理量,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生活垃圾模式、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医疗废物处置项目、3个建筑垃圾填埋消纳场、4家建筑垃圾末端处理设施,有力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园区和企业全面绿色化转型,1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1家企业技术装备进入《四川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版)》,新创建5家省级绿色工厂(园区)。推进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6家单位正争创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所高校创建为“全国水效领跑者”、1所高职院校创建为第一批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截至11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拥有量3.1万辆,新增新能源汽车1.1万辆,建成各类充电基础设施2.28万根。开展餐饮业浪费行为整治行动、食品浪费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2024年生态环境系统环境监测能力提升
(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四川省乐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龚韬发布)

2024年,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乐山市基层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全面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能力。

优化功能布局,加快能力建设。落实县级监测能力建设资金1500余万元,配备150余台(套)实验室和应急监测设备,大幅提升县级站硬件条件。以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生态环境监测支撑能力为目标,布局“1+4+3+4”功能建设(“1”:打造驻市中心站为区域龙头站;“4”:打造4个县级示范站;“3”:培育3个监测能力对标省内平均水平的重点站;“4”:推动建成4个具备基本监测能力的一般县级站),确保各县级站能够承担辖区内的执法监测,应急监测。

坚持科技赋能,完善监测网络。重点推进生态环境自动监测、智慧监控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成使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8个,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5个、农村区域站点2个。新建经开区空气站、大气颗粒物光化学组分站等,构成集环境空气质量、PM2.5、光化学等多功能的大气监测体系。结合声环境功能区划,在中心城区初步建成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更准确地反映声环境质量水平。

开展专项行动,提升数据质量。制发《乐山市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提升攻坚战实施方案》,加强生态环境部门与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部门在监测数据质量保障上的联动。依托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央地帮扶专项工作,对全市纳入大气、水污染物排放大户名录中的80余家重点污染源自行监测企业全覆盖检查,发现整改问题100余个,严格把控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生命线”。

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整改推进情况
(由市生态环境局环保总监余兴平发布)

【全市问题整改总体情况】

全力消化“存量”。2017年至2023年,第一轮、第二轮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以及国家、省移交长江生态环境问题共1574个。截至目前,1574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提前1年实现全面“清零”。

加力整改“增量”。今年3月18日至4月1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乐山,共移交359个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293个,整改完成率81.6%,达到整改时序要求。

合力攻办“新量”。今年,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四川,通报的“四川省泸州内江乐山等地空气质量反弹明显”典型案例,涉及乐山2家产能违规置换的砖瓦厂,已完成产能置换公示公告、产能出让方生产线拆除;对应急减排管控清单企业,实现“应纳尽纳”;对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的6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移交157个群众信访问题,已办结72件,办结率45.8%。问题整改主要措施

乐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上率下,专题部署、实地督导、现场办公、一线推进,从严从实从快推动各类问题整改,全市形成督察整改强大合力。

分类施策,科学推动问题整改。坚持“一事一策”,精准制定整改方案,清单化、台账式推进,坚决杜绝“一刀切”。针对个性问题,邀请专家全面诊断,直奔主题针对性整改;针对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粘土矿矿井涌水等历史遗留问题,采取长短结合,统筹推进;针对河道砂石资源管理等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坚持以点带面,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涉砂监管联席会议机制等,强化监管力量,彻底整改问题,达到长效长治。

举一反三,解决群众身边问题。对照移交的问题,举一反三,常态化对关联性、衍生性问题开展自查自纠,近年来,累计排查问题446个,已整改完成399个。绘制《信访件办理工作流程图》,明确“四个第一时间”、案件办结“五个到位”等要求,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发挥“环保曝光台”群众监督作用,累计播出1417期,曝光生态环境问题1467个,问题按时整改率100%。

督查督办,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严格落实“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责任制度,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暗查暗访、整改完成问题的“回头看”;创新建立“四色四书”预警机制,持续强化问题提示、督办、警示、移交,有力推动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解决。


问答
    (一)问题: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是新形势新目标下的新要求,请问乐山在开展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有哪些具体举措? 回答: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推动从园区到重点企业成立碳排放管理组织机构;推进乐山能源大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开展碳排放分析及追踪探索;进一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施节能降碳管理措施。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档案,深入开展用能诊断、碳排放诊断等相关工作;加强绿色低碳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丰富节能降碳培训宣传活动。建立企业供应链碳管理机制。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供应链协同减碳;推动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披露制度,推动链上企业关注并采取措施建设越来越透明、绿色低碳的供应链。

(二)问题:请问,今年乐山市生态环境系统组织开展的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提升攻坚战工作,具体有哪些做法、成效? 回答:全覆盖监管。统一组织调取不同平台数据,结合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国省控站点基础保障等环境管理具体要求,将80余家企业和35座国省控自动监测站点纳入全覆盖检查范围。通过检查点位、现场监测采样,截至11月底,调阅监测数据5000多组,出具监测报告89份,发现整改问题120多处。部门联合执法。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通过分析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线索,对3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27家机动车检验机构进行延伸检查,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出具监测报告的3家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7家机动车检验机构,累计罚款65万。上级帮扶指导。邀请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厅专家,对12家重点企业的自行监测、在线监测进行现场帮扶,帮助发现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制定不规范、采样点位不正确等问题60余个。邀请省、市知名专家对重点污染源企业、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等的100余名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培训,提高关键岗位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自查自纠水平。

(三)问题:从才的发布中,了解到乐山整改生态环境问题两千余个,请问在下一步将如何巩固整改成效呢? 回答:从2017年至今,整改的2千余个问题有大、有小,有点位问题也有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问题;有些问题涉及污染治理,有些涉及城市精细化管理;有的是生产企业的问题,有的是政府综合管理的问题,还有的是群众生活习惯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得到整改,的确是全市上下全力以赴、久久为功的结果。在总结几年来整改实战经验的基础上,今后,将从三个方面继续抓整改推进和成效巩固。 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针对新问题,坚持通过实事求是分析研判,邀请专家把脉问诊,“一事一策”制定问题整改目标、时限、措施,坚决杜绝采取简单、粗暴“一刀切”的方法,既不矫枉过正,也不以偏概全,精准施策推动问题的整改。坚持目标导向,动真碰硬。对不能立行立改的问题,制定阶段性目标接续递进、梯次实现;聚焦各类问题整改,建立问题、治理、成果“三张清单”,通过定期调度、暗访、抽查核查等方式,确保整改成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环境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坚持结果导向,久久为功。在问题整改成效巩固中,将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当下改”举措和“长久立”监管机制,切实做到工作不断档、责任不缺位、力度不减弱,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确保整改成效。